庚枝网

茶油本草纲目 治乳头开花欲坠

编辑:admin 90

1. 猪油 本草纲目蛙油

开放分类: 保健食品、健康食品、养生之道

东北当地叫蛤蟆或蛤士蟆,香港、广东人均称为雪哈。春天,林蛙从河里出来,到池塘里进行交配繁殖,之后,到树林里捕食昆虫。直到深秋,逢雨天,它们返回河里冬眠。这时,捕捉的林蛙肚子里的油就长成了,晒干后扒出来就是蛤蟆油。其实不是油,是林蛙的输卵管,医书称为蛤蟆油,现在也称为雪蛤油或雪蛤膏。

《本草纲目》记载:哈士蟆,《本草纲目》中称之"山哈",别名哈士蟆、雪哈。现今被命名为中国林蛙。主要产于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区,是东北地区特有的蛙种,其雌蛙输卵管的干燥物称之为"雪哈油",具有补虚润肺、强身健体的功效,自古在民间就被誉为与东北三宝齐名的传世滋补佳品。千百年来广为人们应用,其药理作用亦早已为人所知。

林蛙油的主要成分是蛙醇,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的功效。

《中国药典》收载:蛤蟆油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之功效。用于“阴虚体弱,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盗汗不止、劳嗍咳血”等正的治疗。

《中药大词典》记载:蛤蟆油具有独特的“补肾益精、润肺养阴”之功效。用于治疗“病后、产后虚弱、肺痨咳嗽吐血、盗汗”等症。

《中国药物学》记载:蛤蟆油是“润肺、生津、补虚的身体增强剂,是身体衰弱的滋补佳品”。

经专家考证:吉林省长白山区域出产的中国林蛙药用历史悠久,宋代苏颂的《本草图经》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此均有记载;明清时期,以其为原动物加工制成的道地蛤蟆油药材就已成为名贵滋补珍品,受到医学专家推崇;清明时期,道地蛤蟆油药材更被誉为“八珍之首”,并作为“上等宫廷贡品”共达官贵人享用。

近些年,道地蛤蟆油药材以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营养药用价值,被赞为“新东北三宝”之一。

蛤蟆油大补,能提高身体免疫力。据研究,蛤蟆油还有很多功能,男女老少皆宜。女性食用,可以美容养颜,滋阴养肝,调补内分泌,延缓衰老 ;男朋友食用,可抗疲劳,滋阴壮阳,补肾益精。是可信赖的抗衰老和提高免疫力的调节剂。

质量简介:几乎不含潮,个个联体,含微量杂质,水发前后膨胀25-30倍,成雪白的糕状的质量最好。

保存方法:一定要放在冰箱里冷藏或冷冻,现用现取。

哈士蟆油药膳

1.口蘑烩雪哈

【用料】 水发哈士蟆油100克,水发口蘑10克,冬笋10克,豌豆10克,猪油25克,盐1.5克,酱油10克,绍酒5克,葱10克,姜10克,芝麻油2.5克,湿淀粉15克,鸡汤350克,胡椒粉1克。

【功效】 开胃,理气,滋阴养颜。适用于面黄枯瘦,不思饮食,体弱,吐血,盗汗,女子性功能低下等症。

【制法】

① 把冬笋切成小象眼片,水发口蘑切成小片,香菜切末,葱、姜切块。

② 勺内放猪油,油热时,用葱、姜块炝锅,加酱油,鸡汤。烧开后,捞出葱、姜块,放入哈士蟆油、绍酒、味精、花椒水、冬笋、豌豆、胡椒粉、口蘑。烧开后,撇去浮沫,用湿淀粉勾成米汤芡,淋上芝麻油,撒上香菜,盛入汤盘内即成。

2.芙蓉雪哈

【用料】 水发哈士蟆油100克,鸡蛋清3个,豌豆10克,熟火腿10克,冬笋5克,水发冬菇5克,猪油25克,鸡汤300克,精盐2克,味精2.5克,绍酒10克,花椒水10克,湿淀粉20克,葱10克,姜10克。

【功效】 滋阴润燥,养心安神。适用于心烦不眠,燥咳,声哑,目赤咽痛,胎动不安,产后口渴,下痢,烫伤等症。 【制法】

① 将鸡蛋清打在汤盘内,放入鸡汤,加上精盐、味精,用筷子搅匀,放入笼屉内蒸熟(嫩豆腐状)待用。

② 将火腿、冬笋切成小象眼片;菇切两半;葱、姜切块,用刀拍一下。

③ 勺内放猪油,烧热后,加葱、姜块炝锅,出香味时,加鸡汤。烧开后,把姜、葱捞出,加精盐、绍酒、花椒水、哈士蟆油、火腿、冬笋、冬菇、豌豆。烧开后,撇去浮沫,加味精,用湿淀粉勾稀芡,倒在芙蓉底上即成。

3.银耳雪哈

【用料】 水发雪哈油25克,水发银耳50克,油菜5克,冬笋5克,火腿5克,绍酒5克,花椒水5克,盐2克,味精2克,高汤500克。

【功效】 补肾益精,润肺养阴。适用于病后、产后虚弱,肺痨咳嗽,吐血、盗汗、神经衰弱、女性性功能低下等症。 【制法】

① 把哈士蟆油洗净,剔去筋,除去黑子。油菜、冬笋、火腿切成小象眼片。

② 把银耳、哈士蟆油用开水泡开,捞出。

③ 勺内放入高汤,加入绍酒、花椒水、精盐、银耳、哈士蟆油、火腿、油菜、冬笋。汤烧开后,撇去浮沫,加入味精,盛入碗内即成。

4.鸡茸雪哈

【用料】 鸡肉75克,水发哈士蟆油125克,水烫油菜10克,水发玉兰片10克,熟火腿10克,鲜蘑15克,鸡蛋清2个,猪油25克,精盐2.5克,味精3克,绍酒10克,花椒水10克,鸡汤450克。

【功效】 补肾益精,强壮身体。适用于体弱,面色枯黄,肺痨咳嗽,吐血,盗汗等症。

【制法】

① 把鸡肉剔去白筋,用刀背砸成细泥,放入鸡蛋清、鸡汤、精盐、绍酒、花椒水、味精搅匀,然后放入哈士蟆油拌匀。油菜、玉兰片、熟火腿、鲜蘑均切成小片。

② 勺内放鸡汤,汤开后,用手抓起拌好的哈士蟆油鸡泥,徐徐下入汤内,待呈珍珠状时,再放入火腿、鲜蘑、油菜、玉兰片、精盐、花椒水、味精、绍酒,烧开后,撇去浮沫,盛在碗内即成。

二、哈士蟆油药膳

5.珍珠雪哈

【用料】 哈士蟆油25克,珍珠粉0.2克,鸡脯肉75克,猪膘肉25 克,火腿15克,冬笋15克,黄瓜15克,鸡蛋清2个,香菜10克,精盐2.5克,味精1.5克,花椒水5克,葱末5克,姜末5克,鸡汤500克,芝麻油0.2克。

【功效】 健肌肤,美容颜。适用于女性性功能低下、皮肤粗糙、产后虚弱,肺痨咳嗽,吐血,盗汗,神经衰弱等症。

【制法】

①将哈士蟆油放入碗内,用开水泡开,剔净筋膜、黑子。

②将鸡脯肉和肥猪肉砸成细泥,加入鸡蛋清、鸡汤、葱、姜末、精盐、味精搅拌。火腿、冬笋、黄瓜切成象眼片。

③ 勺内放入汤,烧开后,移到文火上,把鸡泥和珍珠粉搅拌均匀,挤成小丸子,逐个放入汤内,待丸子漂浮后,撇净浮沫,放入火腿、冬笋、黄瓜、哈士蟆油、花椒水、精盐、味精,撇去浮沫,滴上芝麻油,盛入碗内。

④ 把香菜切成末,装入碟内,随汤上桌即可。

6.什锦雪哈

【用料】 哈士蟆油25克,松子仁25克,苹果50克,香蕉50克,橘子50克,鸭梨50克,菠萝50克,金糕50克。

【功效】 补肾益精,润肺养阴。适用于一切虚损、肺痨咳嗽、烦渴等症。

【制法】

①将哈士蟆油择净黑子、皮等杂质,用温水洗净,再用温水泡1小时,用镊子除净黑线,洗净。

②将松子仁用温水泡3分钟,水果剥去皮、核,切成薄片。

③把哈士蟆油、水果等原料分别码在碗内,加入清水、白糖,上笼屉蒸8分钟。

④把蒸好的哈士蟆油滗入勺内,开锅后,撇去浮沫,用湿淀粉勾芡,撒上金糕片,滴上芝麻油,浇在什锦碗内即

2. 本草纲目山茶油中国的茶油最好,世界茶油在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广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油生产基地,除此之外只有东南亚、日本等国有极少量的分布。油茶的中心产地则分布在我国的大别山区域、西南及湘、赣南、赣西部,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

油茶树生长在没有污染的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整个生长过程中不施农药、化肥等。经纬度及土质气候适宜营养成分高。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等对人体有害物质。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为中国政府提倡推广的纯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以及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山茶属山茶科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蒸,榨油,过滤。

茶油中不含芥酸,胆固醇,并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B、D、E等,尤其是它所含的丰富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

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的食用植物油,其生产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世界上除日本和东南亚极少数国家有零星分布外,唯有中国大面积栽培。野山茶油在全世界唯中国独有,野茶油是大自然赋予华夏大地的瑰宝。 我国清代医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润肠清胃,杀虫解毒”,清代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茶油烹调肴馔,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泽发生光,诸油惟此最为轻清,故诸病不忌。”

3. 茶油本草纲目图片山茶花,属植物,是山茶花科的常绿灌木。茶花的品种极多,也有一定的药用功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山茶花的药用价值和功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茶花的药用价值  山茶花的药用价值,始见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清乾隆名医吴仪洛的《本草从新》中已有详述:“山茶花微辛、甘寒、凉血。治吐衄肠风下血,汤、火伤灼(麻油调涂)用红者。子、妇人发直,研末掺之。”  吴其浚(1849)的《植物名实图考》卷三十五中述:“山茶,本草纲目始录,救荒本草,叶可食及作茶饮,其单瓣结实者,用以榨油,山地种之。花治血症。”  在西南地区,民间常取山茶花花蕾供药用,视红色宝珠茶花为药用茶花。其他山茶花也有类似的作用。山茶花含有花白甙及花色甙等敛止血剂,有止血、散瘀消肿之功用,主治咳血、鼻出血、肠胃山血、子宫出血以及烧伤、烫伤、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等症。泡酒成茶花酒,或煮糯粥时加入成茶花糯米粥,以治痢。  山茶花的药用偏方  1、治吐血咳嗽:①宝珠山茶,瓦上焙黑色,调红砂糖,日服不拘多少。②宝珠山茶十朵,红花五钱,白芨一两,红枣四两。水煎一碗服之,渣再服,红枣不拘时亦取食之。(王玷桂《不药良方》)  2、治赤痢:大红宝珠山茶花,阴干为末,加白糖拌匀,饭锅上蒸三、四次服。(《救生苦海》)  3、治痔疮出血:宝珠山茶,研末冲服。(《纲目拾遗》)  4、治乳头开花欲坠、疼痛异常:宝珠山茶,焙研为末,用麻油调搽。(《纲目拾遗》)  山茶花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散瘀;消瘀肿。主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痔血;赤血痢;血淋;血崩;带下;烫伤;跌扑损伤。用于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外用治烧烫伤,创伤出血。  1、朱震亨:吐血、衄血、肠风下血,并用红者为末,入童溺、姜汁及酒调服,可代郁金。  2、《纲目》:汤火伤灼,研末麻油调涂。  3、《医林纂要》:补肝缓肝,破血去热。  4、《百草镜》:凉血、破血、止血。消痈肿跌扑,断久痢、肠风下血,崩带血淋,鼻衄吐血;外敷炙疮。  5、《本草再新》:治血分,理肠风,清肝火,润肺养阴。  山茶花的种植技术  1、土壤选择  土壤是茶花生长的根本条件,土壤也分合适跟不合适,因此对于土壤的选择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一般我们在选择土壤的时候,应该选择含有腐殖质较高的土壤,偏微酸性的土壤,一般土壤的ph值为5-6.5之间为好。  2、繁殖方法  茶花的繁殖方法有扦插繁殖和靠接繁殖多种。其中以扦插繁殖最普遍,此方法不仅简单,而且快速有效。  扦插时间在每年9月最为合适,春季亦可。选择生长良好,用半木质化健康枝条,除去基部叶片,保留上部3片叶,使用锋利的刀切成斜口,立即将切口浸入200-500ppm吲哚丁酸5-15分钟,晒干后插入沙盆或蛭石盆,插后及时浇水,大概在40天左右伤口愈合,60天左右就会生根。如果用的是激素处理,那么扦插比不用激素处理的会提早2-3个月出根。然后选用蛭石作插床,出根也比沙床会快很多。  3、浇水施肥  山茶对肥水要求较高,中性和碱性壤土均不利其生长。北方尤其要注意将碱性水经过酸化处理后才,可浇花,具体办法是将自来水贮放2天,使水中的氯气挥发掉,再加入适量硫酸亚铁(占水0.5%左右)。浇水量不可过大,否则易烂根。盆土也不能干,否则易使根因失水而萎缩,以保持盆土和周围环境湿润为宜。  山茶喜肥。一般在上盆或换盆时在盆底施足基肥,秋冬季因花芽发育快,应每周浇一次腐熟的淡液肥,并追施1次至2次磷钾肥,氮肥过多易使花蕾焦枯,开花后可少施或不施肥。施肥以稀薄矾肥水为好,忌施浓肥。一般春季萌芽后,每17天施1次薄肥水,夏季施磷、钾肥,初秋可停肥1个月左右,花前再施矾肥水,开花时再施速效磷、钾肥,使花大色艳,花期长。  4、整形修剪  地栽山茶主要剪去干枯枝、病弱枝、交叉枝、过密枝,明显影响树形的枝条,以及疏去多余的花蕾。盆栽山茶除以上工作外,还应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整形修剪,但不宜重剪,因其生长势不强。

4. 茶籽油本草纲目记载茶籽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茶树的成熟种子,按照其生长情况又分为油茶树的种子和茶树的种子,即油茶籽和茶叶籽,两者均可榨油供食用。茶籽油具有抗氧化能力,能够降血压、降血脂和抑制动脉硬化。茶籽油的营养价值能和橄榄油相媲美,甚至更高一些,是高级食用油。由于是我国特有物种,故也被称为“东方橄榄油”。

无患子,别名:木患子(本草纲目),油患子(四川)苦患树(海南),黄目树、目浪树(中国台湾),香患子、洗手果,其他地方名:搓目子、假龙眼等。

5. 绿茶 本草纲目1、龙井茶我国绿茶的代表,主要产自杭州西湖山区的龙井及梅家坞、云栖、虎跑等地,因此又叫做“西湖龙井”。根据加工工艺和品质的不同,龙井可分为梅坞龙井、西湖龙井和狮峰龙井3种,尤其以后者质量最为上乘。龙井茶的主要特点是:叶片呈剑片状,叶质柔嫩细小,茶汤色泽翠绿清透,人口先苦后甜,富含氨基酸及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

2、信阳毛尖绿茶中的名品,主要产自河南省的信阳大别山地区,并因此而得名,信阳也由此成为我国八大产茶区之一。信阳毛尖的主要特点是:叶片细嫩、直长、有白色毛尖,茶汤色泽嫩绿明亮,人口清香芬芳,并带有熟板栗的香味,味道醉厚清冽,冲水多次仍能保持长久清香。

3、碧螺春又名洞庭碧螺春,素来以“细秀”而出名。主要产自江苏苏州的吴县洞庭山风景区,这里依山傍水,自古以来就是产茶之地,有着悠久的种植、采摘和加工茶叶的历史。碧螺春的主要特点是:叶片紧细呈卷曲状,叶质细嫩,色泽翠绿顶端带白色毫尖,茶汤呈翠绿透明的颜色,香气清新混合着花香和水果香。

4、黄山毛峰黄山毛峰为毛峰茶中的极品。据史料记载,黄山茶叶在明万历年间就已相当知名。《黄山志》载:“云雾茶,山僧就石隙微土间养之,微香冷韵,远胜匡庐。”黄山云雾茶就是黄山毛峰的前称。风景奇特的黄山,峭壁穿云,悬崖摩天,茶树沉浸在云蒸霞蔚之中,因而芽叶茁壮,加以采制技艺精湛,成茶品格独特,状似雀舌,遍披银毫,色泽嫩绿,并泛象牙色;冲泡时,香气似白兰,滋味似甘露,汤色澄净,芽叶朵朵,清鲜明亮。

5、庐山云雾名山出名茶。“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电,出产名茶己有1060多年的历史。据登庐山志》记载,庐山云雾茶始于明朝。《本草纲目》的集解中,已列有洪州白露、双牛白毛、庐山云雾等名茶,由此可见,庐山云雾茶命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的茶树多生长在云雾弥漫的山坡上。由于自然条件优越,芽叶柔嫩,‘制成茶叶,形状挺秀如针,银毫显露,色泽青翠,汤色碧绿清撤,芽叶嫩绿明亮,香气清而幽长,滋味鲜洁甘甜,经久耐泡,余香不绝。1970年,朱德委员长曾写诗赞扬庐山云雾茶:“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6、太平猴魁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太平县猴坑一带,外形魁伟,品质最好,号称尖茶的魁首,故名“魁尖”,亦有叫“奎尖”的.。猴坑所产的尖茶,在色泽、白毫、香气、滋味等方面,超出魁尖,故称“猴魁”。它是我国绿茶中的一颗明珠。珠茶,亦称圆茶。平水珠茶,是浙江的独特产品。它的形状浑圆紧结,色泽绿润,身骨重实,活像一粒粒墨绿色的珠子,香高味浓,经久耐泡,驰名中外。绿茶功效1、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

6. 本草纲目油茶的作用是什么江南大学与福建春辉生物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在经过三年的研发,从油茶、草本植物中提取、生产油茶洗洁精、茶油洗发水及沐浴露等日化产品 以下是茶油洗发用法 洗发前,将适量的茶油均匀抹在头发上,20分钟后按照正常程序洗发即可。

在温水中加入少量茶油,漂洗时,油会均匀地附着于头发上,也可滴几滴到手上直接涂抹头发,可使头发变得光泽柔顺。洗发后用七善茶油滋养头发,反复梳理,待一小时左右,再轻轻漂洗,可使头发飘逸闪亮。刚烫过的头发慢慢会变得干燥、分叉,每日用几滴直接涂抹在头发上,可使头发变得光泽柔顺,香味还很好闻呢!

7. 茶 本草纲目是荷钱茶

荷钱茶,又称荷叶茶,是荷叶晒干后制成的茶叶泡成的茶饮,它起源于爱国诗人闻一多的故乡望天湖,相传嘉庆年间清朝状元陈沆进京时就携带了一点家乡特产荷叶茶。

荷钱茶是以荷钱叶为原料制成的茶,《本草纲目》、《随息居饮食谱》、《中国药茶配方大全》等药学典籍认为:莲芯及荷叶具有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以及清热养神、降压利尿、敛液止汗、止血固精等功效,荷叶制成的茶也有类似的功效。

8. 本草纲目记载茶油的功效应该是朱元璋与油茶,传闻朱元璋被陈友谅军队追杀,正在采摘的油茶的农夫将朱元璋伪装成采摘茶油的农夫,幸免于难。之后见其满身是伤,便用茶油涂在伤口,几天就好了。朱元璋统一天下后,非常喜爱茶油,封江西茶油为“皇宫御膳”。

9. 茶油本草纲目是什么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的食用植物油,其生产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公元前三世纪的《山海经》绪书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

这里所说的“员木”即油茶,可见我国民间当时就开始取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历史上,茶油曾经是“皇封御膳”用油,据史料记载,用小米面为原料,配以杏仁、花生米、海带丝、豆腐丁和调味品、茶油,是宫廷的御膳食谱,足可显示享用茶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油茶,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汉武帝时,就开始栽种油茶。

世界上除日本和东南亚极少数国家有零星分布外,唯有中国大面积栽培。野山茶油,因其稀有的资源和对人体健康的特殊功效,历来为皇家指定进贡品,野山茶油在全世界唯中国独有,野茶油是大自然赋予华夏大地的瑰宝。

我国山茶油至今已有3000年以上的食用历史,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茶油的食疗作用:“茶籽,苦寒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痰垢。”其他古籍中也多有记载,《纲目拾遗》记载“茶油可以治疗痔疮,退湿热”《农居饮食谱》记载“茶油烹调肴馔,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泽发生光,诸油惟此最为轻清,故诸病不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