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欢喜过大年,包里准备三五千。亲朋好友团团坐,节后变成年清族。”论坛上,有网友作打油诗戏谑春节的账单。然而,在不同年代的人眼里,他们是怎样看待这份账单的呢?
60年代 表情:平淡
■岑女士
■工作性质:有稳定收入的公务员
春节情景:岑女士是家里的“主心骨”,春节期间购买年货、给孩子添新衣等工作都是由她来完成。利用春节七天假的时间,岑女士带着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去青秀山、花花大世界等地方走了一圈,吃喝玩乐都很开心。
春节账单:
年货 3000元
给孩子和丈夫买新衣新鞋 4000元
购买新家电 5000元
红包 2000元
出行费用 1500元
其他费用 2000元
共计:约20000
同代人说:相比起网上高呼的“春节”变“春劫”,现实中的“60后”的反应则比较平淡,他们表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过春节就是图个开心。“现在物价较高,过一次春节花上上万元也是较常见的事。”市民蓝先生如是说。
70年代 表情:紧张
■庄先生
■工作性质:银行工作人员
春节情景:由于家里的新房和车子是贷款买的,夫妻俩商量了下,先从年终奖里拿出2万元还贷款,剩下的还要留出一部分给孩子交学费。春节期间,庄先生开车带家里的老人和妻儿一起回老家,转了一圈,又给出了10余个红包。
春节账单:
压岁钱 5000元
出行费用 1000元
还贷款 20000元
年货 1000元
同事、同学聚餐 2000元
购买礼品3000元
其他费用2000元
共计:3.5万至4万元
80年代 表情:有淡定有叫苦
同代人说:不少“70后”背着房贷车贷、孩子上学读书的压力在外面打拼,回一趟家就得花掉不少积蓄。在亲戚面前的攀比、水涨船高的“红包”,让“紧张”成了他们主要的表情。正如一名在钦州上班的王先生所说:“每次回家都要精打细算地做好花钱的计划,甚至提前几个月准备好过年的费用。”
■郭小姐
■工作性质:大学老师兼职做家教
春节情景:郭小姐每个月工资加上兼职的收入在5000元左右,但因为没有年终奖,过年的支出全部都是从工资中拿。这个春节打算拿出一半来作为春节花销。春节期间,郭小姐给父母买一些礼物,给长辈及小孩一些压岁钱,有所超支。
春节账单:
压岁钱1500元
出行费用300元
年货100元
朋友聚餐100元
给家人购买礼物800元
给自己买衣服及化妆品900元
共计:3700元
同代人说:像郭小姐一样“淡定”的“80后”并不多见,有些身背房贷车贷的“80后”男士可叫苦不迭,“工资不算高,还需要为房子、车子奋斗,压力大,春节回一次家就差不多花掉了年终奖,过完春节又得继续奋斗了。”刚工作两年的周先生如是说。此外,一些刚毕业的“80后”为了躲避春节的大笔花销,甚至选择春节加班不回家。
90年代 表情:无所谓
■韦同学
■工作性质:大学一年级学生
春节情景:韦同学在南宁就读大学一年级,小韦这个“90后”过年很轻松,春节前家里的年货,给老人的礼物,给小孩的压岁钱都不需要他操心。相反,跟其他“90后”的孩子一样,压岁钱成了他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个春节,小韦收到的压岁钱有1000多元,春节的花销也都是从这笔钱上支出。
春节账单:
给自己换眼镜400元
给父母买礼物200元
共计:600元
同代人说:“90后”一代人目前还没有开始工作,并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平时父母给的零花钱也较为充足,春节的压岁钱在孩子们的眼里变得“可有可无”,“春节的花费都有父母出钱,不用我们操心,我们并不需要花什么钱”。